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

365体育投注_365比分网直播¥app官网合作网站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政府管理学院举办本科生科研训练指鉴讲座

  4月22日午间,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指鉴讲座”再度开讲。此次讲座特邀刘颜俊长聘副教授与本科生共赴科研探索之旅。在两个小时的精彩分享中,刘老师以“为什么要做科研、如何提出好问题、怎样设计并完成一项研究以及如何实现创新”等核心议题为脉络,结合多个生动的研究案例,为同学们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科研蓝图,引领大家踏上科研的奇妙征程。

f22545155862195ab648d5da255a249

  开场时,刘老师首先回答“为什么要做科研”。他指出,研究性学习才是深度学习,将“问题驱动”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不仅能训练批判思维、数据分析、写作表达、项目管理等通用能力,还能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保研或出国深造以及就业面试中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把个人好奇心和对公共事务的关怀转化为有严谨证据支撑的解释与建议。接着,他强调鉴于研究性学习才是真学习,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妨尽早起步:本科生可在课堂论文中尝试“微研究”,不止步于仅完成一项课程任务,而是将课程论文作为研究创造的起点,值得后续打磨和不断生发;每周预留固定的“科研时间块”,多与老师交流、积极参加学术讲座活动;把即将到来的暑期社会实践当作宝贵的田野窗口,针对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进行问卷、访谈或观察。

  在“本科生可行的研究类型”环节,刘老师展示了个案研究、二手数据分析、小规模问卷或实验、比较历史分析以及系统性文献综述等五种类别,提醒同学根据理论兴趣、数据/资料可得性、方法特长等进行匹配。随后,他详细拆解了“研究流程七步法”——从观察与灵感、提出研究问题、回顾文献并定位理论,到构建假设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结果分析和可视化,直至写作、修改与分享。

  

  

  谈到“如何发现与提炼研究问题”,刘老师提出好的研究问题的四个标准:对传统观点的挑战性、话题性(Topical)、与许多人的相关性、以及丰富显著的启示性,并用“话题—问题—谜题”的梯度递进说明了抽象和提炼的过程。他以“村干部直选后信任度为何反而下降”这一研究案例示范,指出好问题往往有意料之外之感、挑战和纠正了惯常认识,提醒学生不要想当然、需要多反思,多用“所以?否则?”等思考方式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在“文献综述”部分,刘老师借用斯考切波对福利国家起源的“结构功能—阶级动员—国家中心”的三重解释框架梳理,展示了如何系统归纳各家观点、比较证据张力和指出既有理论的不足,引导同学们学习如何“与学术社群对话”。紧接着,他以奥斯特罗姆的共治理论为例说明“研究设计与方法选择”:先在多个灌溉社区进行田野访谈生成理论,再在实验室公共池塘博弈中操纵规则进行验证,充分体现“定性—实验”混合设计在提升外部效度和因果识别方面的优势。刘老师强调,研究中应当匹配问题与方法,方法并非目的,而是应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对应,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采用定性、定量或混合方法。

  “数据收集与分析”部分,刘老师提出代表性、可靠性、有效性“三问”,并鼓励学生熟练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描述性统计、模型估计与稳健性检验;质性研究则可以通过扎根访谈编码、主题分析(也可借助自动化文本分析)以及案例内过程追踪呈现机制。谈到“科研创新”,刘老师概括了“新议题、新解释、新数据、新方法”四个维度并以案例说明,强调观察与阅读是发现科研创新点的不二法门。

  

  在“学术写作与发表”环节,刘老师提醒大家“写作即思考”,要边写边改、及时记录灵感,不厌其烦、吸收新养料、迭代修订,在写作中,避免厚描述无分析、有模型无故事,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诚信;本科生可以将初步成果投稿至本校或其他高校的学术竞赛或会议,分享成果、接受批评建议,为后续发表奠定基础。面对即将开始的暑期社会实践,他提出“前期精心设计—现场严谨执行—后期系统整理—成果多元输出”的步骤策略,并给出三条常见误区及对策:应问题驱动而非方法驱动、尽可能多源交叉验证而非单一证据依赖、边写边想而非把写作当最后一步、以及提前完成伦理审批和保护受访者。

  讲座尾声,刘老师鼓励同学们考虑三步行动计划:敲定1-2个研究问题并检索关键词;完成基础文献笔记与研究设计草稿;暑期执行小规模数据收集,然后形成论文初稿。他还分享了《研究是一门艺术》《像政治学家一样思考》《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等书目,以及Zotero、Overleaf、RStudio等工具,并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校内各种研究资源、国内外高校举办的量化与定性方法等工作坊、以及各种科研和创新实践基金资助。

  在热烈且融洽的氛围中,这场干货满满的午餐会圆满收官。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分享不仅系统梳理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全流程,更借助丰富多样的实例,为大家打开了将日常兴趣转化为切实可行学术科研方案的新思路。最后,刘老师诚挚邀请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邮件或office hours与各位老师积极交流,通过“刻意练习”,积跬步、至千里,逐步实现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字|任超凡

  图片|任超凡

  审核|严洁 刘颜俊 曲晓妍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